有在健身的人應該很常在不管是蛋白質補充粉或是營養補充棒中看到精氨酸這個成份,甚至有些廠商還有推出高濃度精氨酸配方的產品。而這是因為精氨酸對於人體中的蛋白質與氨基酸的生成與代謝有極大影響力,也就是說,我們運動健身過後,肌肉的修復與再生都要靠它才能運行。以下就跟著詹尚樺藥師的腳步來了解這個人體非必需氨基酸之一吧!
精氨酸是什麼
精氨酸(英文:arginine,缩寫Arg),是人體非必需氨基酸之一。但非必須氨基酸不代表我們不需要他喔!只是因為身體可以靠自己合成,不需要其他特別的補充方式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左旋、右旋精氨酸差異
精氨酸有兩種不同的立體異構物,分別稱之為左旋精氨酸(L-精氨酸)和右旋精氨酸(D-精氨酸)。
L-精氨酸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形式,也是人體所需的有效結構。因此,L-精氨酸是本文所探討的重點,也是市面上精氨酸產品的主要形式。
D-精氨酸較少見,不是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僅存在於某些細菌和植物中。
精氨酸功效為何
蛋白質合成
精氨酸藉由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修復來維持肌肉和其他組織的正常功能。以肌肉來說,精氨酸參與合成肌纖維蛋白,促進肌肉的增長和修復[1]。
氨基酸代謝
精氨酸在體內與其他氨基酸互相作用並參與氨基酸代謝途徑。例如,精氨酸與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結合形成精氨酸半胱氨酸,進而參與體內的硫氨酸代謝過程,調節蛋氨酸和硫氨酸之間的平衡。
一氧化氮合成
精氨酸是一氧化氮(NO)的前驅物,能調節血管張力、改善血液循環和維護心血管健康[2]。(補充:一氧化氮具有血管舒張、神經傳導和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理功能。血管舒張、血液通順就是幫助男性「關鍵」時刻雄風展現的重要因子,常添加於瑪卡產品中。)
氮代謝
精氨酸會幫助形成輔酶A、輔酶Q等重要化合物並參與能量代謝和其他代謝途徑。例如,精氨酸參與脂肪酸合成和醣類代謝過程,對能量供應和代謝之間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免疫調節
精氨酸可調節免疫細胞的功能和免疫反應,影響免疫細胞的增殖和活化,調節發炎和免疫反應間的平衡。
精氨酸含量前10高的食物
以下為每100克食材所含有的精氨酸量(約略值),由此可知堅果類和海鮮產品精氨酸含量較多[3]
干貝:5600毫克
西瓜子:5200毫克
柴魚:5000毫克
南瓜子:4600毫克
蝦米:4500毫克
小魚乾:4200毫克
花生:3600毫克
黑/白芝麻:3000毫克
黃豆:2700毫克
胚芽:2600毫克
精氨酸每日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人類每日精胺酸需求量約為117毫克/公斤[4],因此以體重45-70公斤做粗略計算的話,大多數人每日約需補充5~8公克。但也有研究指出,服用2500到5000毫克左右的精氨酸就能達成功效[5]。
精氨酸副作用與食用注意事項
因長期影響未知,懷孕、哺乳中婦女及兒童不建議使用。
皰疹病毒在體內複製時需要精胺酸輔助,因此皰疹患者應暫時停用。
患有肝腎疾病、低血壓或是使用藥物治療者,因代謝方面會受到影響,請跟醫師或是藥師討論後再服用喔。
如果看完以上還是有疑惑想諮詢,歡迎透過表單或是官方社群聯繫詹尚樺藥師替您解答喔!
[1] Stefani GP, Marmett B, Alves JP, et al.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L-arginine supplementation are determinant in genomic stability, cardiac contractility and muscle mass development in rats. PLoS One. 2018;13(9):e0204858. Published 2018 Sep 27. doi:10.1371/journal.pone.0204858
[2] Rajapakse NW, Mattson DL. Role of L-arginine i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health and hypertension. 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09;36(3):249-255. doi:10.1111/j.1440-1681.2008.05123.x
[3] 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4]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 :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UNU Expert Consultation [held in Rome from 5 to 17 October 1981]
[5] Gallo L, Pecoraro S, Sarnacchiaro P, Silvani M, Antonini G. The Daily Therapy With L-Arginine 2,500 mg and Tadalafil 5 mg in Combination and in Mo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re Study. Sex Med. 2020;8(2):178-185. doi:10.1016/j.esxm.2020.02.003